據百湖早報報道,曾經的“月光族”月工資3500元,8年實現買房買車的夢想。財富從零到達20萬元,他的理財故事,給工薪族提供了一個可以操作的“樣本”。
月入3500工薪族的理財經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本期財富故事,我們就來介紹一位在大慶生活的工薪族小伙子小李,看看他是如何從“月光族”變身為理財高手,在上班8年的時間里,實現買房買車的愿望!
國企職工曾經是“月光族”
大約10年前,小李大學畢業,成為了我市的一名國企職工。當時每月收入1700元左右。這在當時,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收入了!
家在外地的小李,父母都是工薪族,退休有保障。小李平時住單位宿舍,無需支付房租;吃飯在單位食堂,每月200元飯費。
衣食無憂的小李,初入社會,毫無理財觀念,是標準的“月光族”!
那時,一開支,小李經常會邀“三五知己”小聚,飯店里“對酒當歌”暢談“人生幾何”,一個月下來,盡管是吃食堂、住宿舍,但是他用在吃飯店方面的花費,竟然高達千元。是典型的“月光族”!
初入社會,小李對理財沒有任何規劃。你不理財,“財”自然不會理你,到了年底,看著自己存折上不到三位數的存款額,小李第一次感受到了聚財的困難。
痛定思痛的小李,決心不當“月光族”,開始自己的理財規劃。他的規劃是8年內,在大慶實現買房買車!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小李是如何理財并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三分法”理財收獲第一桶金
小李理財的第一個經驗是“三分法”。也即是,把工資平均分為三份兒,一份用于儲蓄,一份兒用來投資,一份兒用作消費。
不過,第一年小李進行的是“兩分法”,先把工資分為兩份兒:第一份兒,700元,用作儲蓄,零存整取,一年本金積累了8400元。
第二份兒1000元,用作自己平時花銷。
加上當年年底的年終獎1000多元,小李第一年存下了1萬元。
成了“萬元戶”的小李,當時看到很多人炒股賺了錢,就把自己一年積攢下來的1萬元,一下子投到了股市,不過,第一年他在股市不但沒賺錢,還賠了1000多元。
第二年,小李總結經驗后決定,采用“三分法”理財,并對股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發現,股市賺錢雖然容易,但是風險太高。
為此,他給自己投資股市,定下了一條規矩,即,無論股市漲跌,都不繼續增加投資,投資原始本金一萬元不變,賺錢,就往出提,如果不賺錢,就算這一萬元打水漂了。
此后,小李的1萬元,在股市里增值為5萬元。工薪族小李不為股市的漲跌而冒進,值得追求穩健的工薪族理財者學習!
小李的“三分法”是這樣操作的:把自己的工資分為了三份兒:第一份兒500元,繼續做零存整取。
第二份兒500元,用作基金定投;第三份700元用作自己花銷。
這樣,第三年小李理財的收獲是:零存整取6000元;基金定投6000元(本金外的收益被小李用作了平時的零花錢);1萬元股市投資,年底扣除本金,收益4000多元。加上當年的年終獎金,小李的財富增值為2萬元。
嘗到了理財“三分法”的好處,小李第三年開始,始終堅持零存整取、基金定投和零花錢各占工資收入的1/3的方法。
5年后,小李理財的效果是,資產達到10萬元。
這其中,小李的工資從1500元每月漲到了3500元,年終獎金也從1000元漲到了1萬元。
學會記賬財源滾滾來
工資“三分法”理財,讓小李受益匪淺,小李理財的另一個好方法是記賬。學會記賬是小李理財成功的關鍵!
小李認為,工薪族,主要收入就是工資。收入水平不高。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來安排自己的開支和花費。小李設計的“理財賬本”基本可以分成以下兩個部分:
1.必須要花的錢。把每月必須要花的生活費,如車費、人情費、吃飯錢等事先扣除。
2.可多花可少花的錢盡量壓縮,減少不必要的花費。比如每月的雜費300元、衣服400元以及300元的娛樂費用不花的就不花,能省的就省。
從開始記賬,小李單筆花費超過30元,必須入賬。他使用的是網絡賬本。記賬一年,他發現,自己抑制了可花可不花的錢竟然有幾千元!
如此規劃,小李在自己上班接近10年,理財8年的時候,實現了聚財20萬元的夢想。此時,他定下的兩個目標都實現了。
第一個是買了一套70平米小戶型,采用首付加公積金貸款的方式實現了新房夢。由于企業公積金繳存比例比較高,小李還貸不用動用自己的工資。
小李用買房剩余的9.5萬元輕松購買一輛7萬元價位轎車,買車的愿望也實現了。
如今,“有房有車”的小李,已經處了女朋友。他跟女友商量,把女友的月工資2500也加入到理財規劃之中來,小李的財富故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