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一族最青睞的是小戶型的房子,首付低,總價也低,對于工薪一族來說,買一套溫馨舒適的兩居室最合適不過了。那么,在選擇小戶型的時候應該如何選呢?今天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幾點在購買小戶型時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快來看看吧!
第一、尺寸
戶型好壞,面寬、進深,非常關鍵。面寬指住宅的寬度,進深指住宅的實際長度。老式的點式高層,戶型進深過深,面寬狹窄,不利于通風、采光,故常年陰暗潮濕,才會被逐漸淘汰。如今的戶型圖上,多會標注進深和面寬這兩個指標,兩根拉出的直線中間夾雜的數字,如4.2米、3.9米就是了。一般來講,進深,即南北縱深的總數值是越小越好,東西闊度是越大越好。
第二、面積
“小戶型”和“小面積”,這兩個可不是一回事。
一般來說,“小面積”主要是以產品面積為賣點,對它的使用功能沒有嚴格限制,比如酒店式公寓,而“小戶型”則仍要求保持住宅使用功能的完整性,對不同的功能空間有一定的面積范圍要求,并不是一味求小。
由于受到總面積的限制,因此小戶型不是舒適性住宅,而是實用性住宅,所以每個房間的面積是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同時為了保證日常生活的質量,購房者在選擇小戶型住宅時,需要注重房型的開間,通常臥室的面積應控制在16平方米左右,衛生間在4~6平方米,廚房在5~6平方米,客廳在12~40平方米左右。按照這樣的面積來換算,比較實用的小戶型,臥室的開間要在3~4米,衛生間開間要2米以上,廚房開間2~3米,客廳開間4~5米。
第三、配比
戶型合理與否,并不在于是否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精簡,也不是大宅大屋氣象萬千的容納,而是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這種平衡,取決于設計者對戶型的把握,更關系到日常生活細節。舉例而言,在總面積不大的情況下,次臥只留有8-9平方米的狀況很常見,這樣的配比在實際使用中就難免捉襟見肘,很難施展。
第四、布局
最好選擇各房間和功能區域是矩形的房源,整套房子看起來大致是個矩形,也允許有一些“溢”出來的邊角??蛷d、餐廳和廚房屬于使用頻繁的區域,要放在進門的前半區,空間應該相對較大。而臥室、書房相對屬于使用頻率低的區域。兩區分開,保持正常的室內活動范圍,否則將影響生活的舒適性。
第五、平層圖
若單看戶型設計圖,有的小戶型房型方正、采光充足,看起來幾乎十全十美,別急,下單前先把小區總平面圖拿來看看。因為地理緯度、氣候的關系,住宅朝南是比較理想的朝向,日照充足、南北通風,但為了小區整體規劃,建筑的布置不可能都實現每幢都朝南,所以盡管戶型一樣,但朝向不同居住感受完全不同。有的盡管朝南,但北向卻沒有窗,或前排住宅比較高,前后排住宅之間的距離過近,這些都會影響到房子的采光和通風,而這些問題單從戶型設計圖上是看不出來的。
在很多戶型圖上,整層的平面圖往往位于畫面中不被注意的一小角上,千萬不可忽略這并不引人注意的小角。一個樓面上,一般會有電梯、走道、樓梯、過道窗等,每個對使用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把戶型放回樓層平面里看,就能了解其受這些“配件”的影響程度。如果深入一些看,相鄰戶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遮擋采光與否,私密性得到保障與否,都很關鍵。
第六、結構
戶型在某些時候是需要“先天不足后天補”的。所以了解戶型的可變結構,也很要緊——哪些墻能動,哪些墻千萬別動;下水管、上水管的位置,電線走向等,也都要盡可能地掌握。有時候通過一個“小手術”,可以把戶型所有的潛力都給逼出來;當然,一些承重墻、污水管不能冒險亂動。